NEWS
工藝改革和設備更新,是不銹鋼改善質量、增加產量,提高成材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最根本性的措施。近20多年來,國外不銹鋼生產先后采用爐外精煉、連續鑄造和森吉米爾多輥式軋機三大技術,使不銹鋼生產發生了巨大變化,向高純度、高均勻性、超細顆粒和高精度方向發展。&nbs...
兩相組織的冷變形較為復雜,第二相的存在造成組織的局部不均勻度,影響變形行為。表9.43為022Cr18Ni5Mo3Si2雙相不銹鋼與其他不銹鋼的冷成形性能對比,可見雙相不銹鋼的冷成形性較奧氏體不銹鋼和鐵素體不銹鋼要差些。 雙相不銹鋼的屈服強度較高,初始...
半奧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多種多樣的處理狀態,通過這些處理方式可以調整各種相變過程以得到預期的性能。1.固溶處理 固溶處理后稱為A狀態(austenization),通常加熱至1050℃,使碳及合金元素全部溶入奧氏體中以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
為了保證半奧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在室溫下有較好的塑性和壓力加工性,要求這類鋼在固溶處理和空冷后在室溫下為奧氏體組織,其Ms點應在室溫以下,低的相變溫度可使其在加工時不致發生較大程度的馬氏體相變,但Ms點也不能過低,否則用一般的處理方法不能得到足夠的馬氏體組織。為了保證...
雙相不銹鋼的熱塑性較差,這是在熱加工時奧氏體相和鐵素體相的變形行為不同的緣故。在熱加工過程中,鐵素體晶粒的回復和再結晶過程遠較奧氏體中迅速,鐵素體的軟化過程先于奧氏體相。兩相的軟化過程不同引起兩相間出現不均勻的應力和應變分布,導致相界的裂紋成核和擴展。 ...
20世紀90年代之前,受不銹鋼產業發展的影響,我國不銹鋼管產量維持在較低水平,如1990年我國不銹鋼管的產量約為5萬噸。進入21世紀,迎來了不銹鋼管的大發展,我國不銹鋼管的產能和產量急劇增加。2001年,我國不銹鋼管的產量約50萬噸,是十年前的10倍。據不完全統計,...
不銹鋼管生產領域出現的許多新工藝新技術,促進了鋼管質量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降低。1.焊接+冷拔生產工藝 開發了焊接+冷拔的不銹鋼管生產新工藝,即用縱剪后的不銹鋼冷帶經成型、氬弧焊接成焊管,再經冷拔、精整工序出成品。由于氬弧焊接質量高,焊縫的各項性能與基體一...
不銹鋼管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其產量在鋼材總產量中占8%~15%。因為鋼管具有空心斷面,可用作液體、氣體和一些固體的輸送管道,故鋼管也稱為工業部門的“血管”。同時,不銹鋼管的抗彎、抗扭能力比同樣面積的實心鋼材大,因而成為制造各種機械和建筑結構的重要材料...
不銹鋼冷軋工藝流程為:熱軋鋼卷準備-熱卷退火酸洗一鋼卷研磨-冷軋-冷軋帶鋼退火酸洗-調質軋制一精加工研磨一精整,不銹鋼的冷軋生產工藝流程如圖2-2-2所示。 經酸洗后的原料表面若有缺陷或成品表面要求極高時,不能直接軋制,需要對原料進行修磨后才能軋制。軋制...
不銹鋼冷軋工序是成品工序,是將熱連軋工序生產的熱軋卷通過原料酸洗、軋制、成品酸洗、精整工序處理后,得到滿足用戶對厚度、寬度、表面、性能要求的產品。其生產是連續、多工序系統完成的,各工序都有特定的目的和作用。與普通碳板相比,冷軋不銹鋼帶生產由于其產品特性的需求,其冷軋...
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的不銹鋼生產裝備進步緩慢。改革開放以后,通過吸收引進、自主開發等途徑,裝備水平快速提升,中國不銹鋼逐漸采用世界一流的工藝技術裝備,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20世紀90年代,太鋼對1549毫米熱連軋機進行全面改造,引進TDC計算機控制技術,是世界...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太鋼歷時七年,建設了世界上產量最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熱軋帶鋼(80萬噸/年)和冷軋帶鋼(50萬噸/年)連續退火酸洗機組。對不銹鋼冷軋帶鋼流程進行大膽革新,建設了世界一流的不銹鋼連軋機組,創造性地把各個獨立的生產單元“五機架連軋機、退火、酸洗、平整、...